主页 > 学生天地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校园首场活动开启

作者:最新更新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08-17 04:24
  「有吃有住又有書讀,現在咱們多麽走運……」今天,在廣州市越秀區東山培正小學校園裏,傳來悠揚的畬族民歌《好日子便是靠共產黨》,演唱的小學生們來自廣州市僅有的少數民族聚居村——增城區畬族村。現場,「中華民族一家親 童心共築中國夢」——廣州市鑄牢中華民族一起體認識進校園首場活動開啟。
  
  中共廣州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市民族宗教事務局黨組書記、局長汪茂鑄表示,希望同學們從小就讓中華民族一起體認識的種子在心中生根發芽,把國家、人民、民族裝在心中,註重養成團結、健康、向上的品格,成為國家棟梁之材。他強調,把學校建成鑄牢中華民族一起體認識的重要陣地,把鑄牢中華民族一起體認識融入教育教育全過程,辦出更大特色、辦出更大影響、辦出更高質量,盡力培育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百年老校東山培正小學,有不少學生來自粵港澳大灣區各個城市。現場,同學們用深情的朗讀慶祝歸於自己的節日,來自香港、澳門的20余名同學誦讀了經典作品《七子之歌》,敘述粵港澳大灣區內的民族團結前進故事。
  
  此次活動還經過現場網絡連線,讓培正小學師生與新疆回民小學師生互動,敘述兩地同學維護樹種、熱愛大自然的趣聞,出現各族師生深化往來溝通交融的友愛故事。
  
  「我的家園位於新疆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南源,風沙大,非常幹旱,沙棗樹是一種落葉喬木,耐瘠薄和風寒,生命力極強。」這是新疆回民小學學生任家豪寫給廣州結對學生葛昉天的一封信。
  
  葛昉天在回信中說:「木棉花是廣州的市花,又稱英雄花,木棉花厚重沈穩,像極了廣州人堅毅剛烈,質樸不願張揚的性格。」培正小學和新疆回民小學結對學生以書信的方式,在跨越4000多公裏的天山和雲山之間架起一座友誼橋梁。
  
  作為主辦方,廣州市民族宗教事務局攜手廣州市廣播電視臺推出全國首個民族作業專題宣傳融媒體項目《民族同心圓》,鮮活出現了56個民族在廣州一起團結奮鬥、一起繁榮開展的生動實踐,全面展現各民族在嶺南大地深化往來溝通交融的悠久前史和嶄新面貌。
  
  當天,主辦方向培正小學和新疆回民小學贈送「民族同心圓」文創學習用品。活動中,同學們積極參與《舌尖上的中華民族飲食》等民族傳統文化宣講互動,沈溺式體會了滿族薩其馬、朝鮮族米糕和川劇變臉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中華民族文化的產生、融合與開展有了更直觀深刻的認識。
  
  此外,現場經過展板方式,展現了56個民族卡通形象和簡介。廣州美術學院帶來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動漫形象創造,也受到同學們的歡迎。
 
  • 上一篇:前中国女足队长浦玮走进上海市静安区共康中学

  • 下一篇: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市第四十八中学护苗再出新招
  •  
    2003-2020 甘溪初级学校 www.ganxiedu.com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